Search

【#育兒筆記】206:匆匆忙忙、拖拖拉拉,教我如何不生氣?(下)  (芳瑜)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育兒筆記】206:匆匆忙忙、拖拖拉拉,教我如何不生氣?(下)  (芳瑜)

上篇談到大人如何面對「匆匆忙忙」的心情與步調,而自我安頓後,就比較容易溫和堅定的面對「拖拖拉拉」的孩子了。

拖拖拉拉,確實很教人生氣、煩躁,令人不禁心想:「你到底在慢幾點啊?」尤其,對於很有「責任感」的大人。

是的,我們往往太──有責任感了,以致不自覺也將孩子的責任通通打包,二話不說的扛在自己肩上。

扛著那麼多責任,心理重擔那麼沉,倒也難怪,我們會對於緊迫的時間、緩慢的動作、可能的後果,如此擔憂、焦慮、生氣了。

「拖拖拉拉」👉#還給孩子三個責任

1️⃣ #時間管理的責任

將日常作息固定下來,並事先向孩子說明清楚,稍大的孩子則可藉由家庭會議取得共識。時間,不應該只長在大人的腦袋和嘴巴裡,而 要在孩子的心裡生根,為自己的時間管理負責。

我們可以預告時間:再10分鐘、1分鐘要出門,但不必一再催趕。

大人要 #停頓下來,讓孩子靜靜覺察時間的流逝;大人要 #試著放手,讓他們體會每次動作的快慢將如何影響時間的運用。

每一個早上,我安排6:25要整裝完畢,6:30要穿好鞋子出門(他們能看懂時鐘上的數字)。

如果孩子真的拖拖拉拉,那也沒關係,我會提醒自己:時間管理是他們的責任,我能做的只有預告,如果太慢的話,他們當然有自己必須「承擔的後果」。

2️⃣ #生活自理的責任

大人常因為趕時間,就幫孩子的生活打理得妥妥貼貼,那是一種剝奪,對他 #生存能力的剝奪。

我們可以分階段和步驟協助他,不論是盥洗、整理書包,或是更衣穿鞋,但是要引導他一步步走向獨立。

在孩子起床之後,我讓他們事事自理。他們做不到的,我給予協助,但他們能獨立做到的,我絕不輕易插手。

即使他們哭喊著不會做、不想做,我會提醒自己:生活自理是他們的責任,我能做的只有陪伴,如果不做的話,他們當然有自己必須「承擔的後果」。

3️⃣#承擔後果的責任

這裡的「後果」指的當然不是懲罰,而是 #事先和孩子討論過的「#邏輯後果」。當孩子因為拖拖拉拉而沒有負起「時間管理」和「生活自理」的責任,他們清楚會失去一些既有的權益。

6:25整裝時間結束,該穿鞋了,我就會將桌上的益生菌和水果收起來。6:30,穿鞋時間結束,該出門了,我就會請孩子到樓梯間穿鞋,讓我鎖門。

進學校前,爸爸會陪孩子們享有短暫的早餐時光,但如果行程延誤太多,那麼他們就會失去這段時光,必須將早餐帶進學校吃。

當孩子拖拖拉拉,我只要給予 #兩個選擇:
🗣「你想要把握時間,來得及吃水果,還是慢慢來而沒空吃呢?」
🗣「你想要把握時間在這裡舒適的穿鞋,還是去樓梯間穿鞋呢?」
🗣「你想要把握時間,讓爸爸陪你吃早餐,還是來不及而帶去學校吃呢?」

大人不必三催四請、語帶威脅、怒氣沖天,而僅是將「選擇」的責任還給他,也將「承擔後果」的責任還給他。

─────

今天一早,Aaron穿衣拖拉而吃不到益生菌,哭了。但不再是哭喊著要吃,而是哭著問我放到哪裡了,想再看最後一眼。後來,又穿鞋拖拉到該出門了,但不再是哭喊著等他,而是主動拿鞋子到門外讓我鎖門,並請託Evonne幫忙拿包包。

最後,幾乎沒有耽誤到出發時間。

晚上回家,孩子們動作也越來越迅速。他們知道,如果自己能早點脫衣洗澡,那麼用餐時間就會比較長,吃得比較多。他們知道,如果飯後能早點刷牙,那麼睡前的玩樂時光就會比較長,玩得更盡興。

經歷了開學至今的磨合,今天破了紀錄,到家後20分鐘,我完成他們的洗澡任務。昨天也破紀錄,我一邊自己洗澡,一邊看著他們自行刷牙完畢。

我的心不再匆匆忙忙,孩子也不再拖拖拉拉。而其實原因很簡單,大人僅僅是,將原本屬於孩子的「三個責任」還給他。

#歡迎分享
#3y1m

─────

🔸延伸閱讀🔸

📌匆匆忙忙、拖拖拉拉,教我如何不生氣?(上)  (芳瑜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11489460393337/posts/422138362661777/

📌有時候,「給予」也是一種「剝奪」 (芳瑜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11489460393337/posts/228444445364504/?extid=0&d=n

📌我用「四要」,面對孩子的「不要、不要」  (芳瑜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11489460393337/posts/300890968119851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我們」是暘斌與芳瑜夫婦 「老師」是我們的外在標籤 「不只是」指標籤以外對自己的期待與追求 歡迎在終生學習的道路上與我們同行
View all posts